高考最后30天,家長和考生應該注意事項
高考最后30天,家長和考生應該注意事項
現在已經進入高考沖刺階段,在這個階段,考生應該注意心理減壓,樹立自己的信心,為自己定好目標;而家長最好什么都不要說,不要去干涉孩子,做好后勤工作。
學生按計劃復習,課間多運動
只要考生跟隨節奏正常復習,一般都能發揮正常水平。經過近三年的準備,考生已基本完成知識的積累,現在的復習就是“反芻”,是讓考生把以前的知識進行串聯、總結,以加強記憶提高靈活運用的能力。在這個階段,不少考生都會產生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,如果調整得當,不會影響考試。但一些自我調節能力較差的考生,往往會將這些情緒擴大,進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。
自信大于能力,是否自信對于高考成績好壞有直接關系。考生緩解焦慮的最好辦法是緊跟老師的復習節奏進行復習,或自己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,把學習計劃安排到每分甚至每秒,并嚴格按照計劃實施,這樣就能夠有效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。
在緊張的學習時間以外,考生應積極進行體育鍛煉。運動能夠調節心情,減輕心理壓力。
家長只照顧飲食,不過問學習#from 本文來自學優高考網www.gkstk.com,全國最大的高考資源網 end#
一個家庭中只要有一個考生,整個家庭就會進入‘戰備狀態’,有些家長甚至比考生還緊張。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面臨高考,考生的心態對高考中的正常發揮非常重要,家長若首先焦慮緊張起來,一定會把這些負面情緒傳遞給考生,進而導致學生壓力增大,影響復習和將來的考場發揮。
面臨高考,家長們能給考生提供的最大幫助是安靜。如果孩子不主動跟家長交流,家長一定不要主動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。個別家庭為了讓孩子好好復習,要求家庭成員走路、說話小心翼翼、悄無聲息,這些改變家庭常態氛圍的做法,不僅不利于考生正常復習,還會在無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和壓力。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高考問題上,即使發現考生成績有所下降,也要懷顆平常心,讓家庭擁有正常的生活狀態,這才是對考生最大的支持。
高強度的復習備考對孩子的腦力損耗增大,家長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為孩子備考助力。家長可以制定一些營養食譜,幫助考生補充體力和腦力。至于孩子的學習情況,建議家長不要過問。